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今天是第23個“世界讀書日”,“微信讀書APP”與國內權威史學專家大力推薦九本史書,重溫“紅色的起點”,回顧“二十世紀史...
美國是現代口述史學的發源地,也是口述史學實踐與研究的重鎮。深入研究美國現代口述史學,對于我們把握口述史學的理論與方法有著重要意義。楊祥銀撰著的《美國現代口述史學研...
目前,在“一帶一路”的國策日益深入的情形下,很多讀者都需要比較全面地了解絲綢之路的歷史和東西方文化交往的主要內涵。因此,現在急需一種既全面,又權威的絲路通論性著作...
得失觀實際上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內涵的一部分。關于這個話題,我謹將自己大學任教多年以來與同學們的接觸和思考跟大家分享。 首先,我覺得大學生應該養成一種理性、豁達、辯證...
英國學者李約瑟曾經說過:“從公元1世紀到公元15世紀的漫長歲月中,中國人在應用自然知識滿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經勝過歐洲人,那么為什么近代科學革命沒有在中國發生呢?”這就...
由中國人民大學黃愛平教授主編、歷史文獻學專業的老師合作撰寫的《中國歷史文獻學》,是適合歷史文獻學科教學的一部成功的教科書。該書在體系完備,敘述準確,吸收新成果,介...
魯迅論讀書,包括專題論述,及分散在其它文章、書信及日記中的論述,在《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十六卷本,1981年版)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從魯迅這些論讀書的文字中,我們...
清居于套間,讀《桃花源記》,忽然讀到這篇文章跳出三個字來,一個是“雙關字”,一個是“錯別字”,一個是“關鍵字”。 先說“錯別字”吧。讀《桃花源記》,您有妙見,我有謬...
編者按: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諸子百家的思想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各個思想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激蕩,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文化大觀,豐富了當時及后世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其中最核心...
有一段時間了,在尋覓漢水源頭時,我和文友們在巴山與秦嶺之間的陜南勉縣,竟然與諸葛亮墓地不期而遇。 自幼讀《三國演義》時,便為諸葛亮的超人智慧而勃然心動。如果在魏、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