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商王朝(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是繼夏朝之后,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世襲制王朝時代,前后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余年。商朝建立者:商湯(子天乙),商朝亡國之君是眾所周知的商紂王,一說到商紂王大家大概都能知道商朝亡國的原因,商紂王的暴政和昏庸無人不知。![]()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后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后自焚而亡。 武丁在世時青銅業方面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國青銅時代進入繁榮時期。此外,在紡織、醫學、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武丁開創的盛世局面,為商代晚期社會生產的發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商王朝滅亡 武丁死后,他開創的太平盛世,沒能長久延續下去。祖庚、祖甲以后諸王,特別是帝乙帝辛時期,國內矛盾十分尖銳,東南方的諸侯起來反叛。 面對這種情況,商王帝辛(紂)少年英勇,派部下向東征討萊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將商的勢力延伸到了東海和長江流域,但是其連年的征戰,極大消耗了國力,進一步激化了國內矛盾,國內兵力空虛,使其對西北的控制下降,給了周以可趁之機。 在周武王時,周起兵攻商,商王帝辛(紂)倉促間只能以奴隸為軍抵御周人,結果,商王的軍隊毫無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戰,“血流浮杵”,國內商軍盡墨,帝辛逃到鹿臺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滅亡 商王朝滅亡原因總結: 1、商朝后期,絕大多數奴隸主貴族的生活奢侈腐朽,而且對待奴隸十分殘酷。如人祭和人殉等; 2、奴隸主貴族對平民和奴隸們的剝削和奴役日益加劇,階級矛盾激化; 3、商朝統治者連年對外進行戰爭,大規模地對夷方用兵,國內的青壯年幾乎都被征發,加劇了國內的矛盾; 4、戰爭俘獲的奴隸太多,他沒有處理好奴隸的安置,導致了大量的奴隸反水。 (責任編輯:admin) |